底栖动物对微塑料的作用研究取得新进展_华体育app官网登录_华体会体育官网,华体育app最新版,华体育app官网登录

底栖动物对微塑料的作用研究取得新进展

发表时间: 2025-01-17 07:00:33 作者: 华体育app官网登录

  海洋研究所科研人员在底栖动物对微塑料的垂直迁移作用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成果在环境科学与生态学期刊《危险材料学报》发表。

  微塑料污染慢慢的变成了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微塑料的垂直迁移是其在海洋中分布和归趋的主要研究问题之一,生物作用下的垂直迁移特别的重要。微塑料被底栖动物摄食的现象都会存在,然而,目前在底栖动物对于微塑料在沉积物中垂直分布的作用方面,相关研究仍然较少。

  该研究选取了菲律宾蛤仔为研究对象,在实验室中模拟了蛤仔的生物扰动作用下聚苯乙烯塑料微珠在沉积物中迁移的现象。

  研究结果为,菲律宾蛤仔在暴露于环境浓度相关的聚苯乙烯微珠中时,表现出了延长适应环境的时间的行为,但随后含埋栖率和掘穴速度等掘穴行为并未受一定的影响。经过14天的微塑料暴露,蛤仔的条件指数、清滤率和耗氧率也未表现出显著的胁迫性影响。在生物扰动作用下,微塑料可以迅速被转移到更深层次的沉积物中,达到了沉积物表层以下6-8厘米处。

  通过分析生物扰动对微塑料的迁移机制,研究之后发现,蛤仔的掘穴、移动及摄食等行为均会对微塑料的垂直迁移产生影响。

  结果表明,在菲律宾蛤仔未受到微塑料暴露的胁迫性影响时,其生物扰动行为会促进微塑料在沉积物中的垂向迁移,同时也表明与其他方法相比,基于生物的管理策略可能是减轻海水中微塑料污染的一种更为环保的方法。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博士生张康宁为论文第一作者,研究员孙晓霞为通讯作者。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国际科学伙伴计划等项目联合资助。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全部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面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

  科学家基于三个配位超分子笼的互锁实现分子Borromean链拓扑的构筑


华体会体育官网,华体育app最新版,华体育app官网登录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18 技术支持: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