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这座拥有53万人口的高碑店:称之燕赵大地上璀璨明珠的城市
发表时间: 2025-04-08 01:15:58 作者: 华体育app官网登录
高碑店市位于河北省中部,北京西南部,是河北省下辖的县级市,由保定市代管 。其区域优势显著,处在京津保腹地,东与固安县交界,西与涞水县相连,南与雄安新区接壤,北与涿州市毗邻,总面积达 672 平方千米。市政府驻地高碑店,北距北京 82 公里,南距保定 68 公里,东距天津 134 公里,这样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使其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重要节点城市。在京津冀一体化的大格局下,高碑店市犹如一颗闪耀的明珠,承接来自各方的发展机遇与资源辐射,正不断朝着高水平发展的道路大步迈进。
高碑店市历史源远流长,文化渊源深厚,犹如一部生动的史书,记录着岁月的沧桑变迁。
早在夏时期,有易氏部落就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他们逐水而居,以勤劳和智慧开启了高碑店早期的文明曙光,为这片土地注入了最初的活力 。
春秋战国时期,高碑店为燕国督亢地,督亢地区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是燕国重要的经济区域,在当时的政治、经济和军事格局中占据着主体地位。燕国为了防御南方赵国等国的侵扰,在此修筑了众多的军事设施和防御工事,如今虽历经岁月侵蚀,部分遗迹已难觅踪迹,但那些古老的传说和历史故事,依然在这片土地上流传。
唐文宗太和六年(832 年),析范阳县地置新城县,县治在今高碑店市新城镇,属涿郡。新城县的设立,标志着这一地区在行政建制上的加强完善,政治、经济和文化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到了明代,洪武六年(1373 年)新城县改属保定府,自此,新城县与保定府的联系日益紧密,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受到保定府的辐射和影响,农业、手工业和商业都有了显著的进步。
清代沿用明制,新城县在稳定的政治环境下,社会经济持续发展,人口一直增长,乡村和城镇逐渐繁荣起来,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村落和集市,商业贸易往来频繁,文化教育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普及和发展。
民国十七年(1928 年),直隶省改为河北省,新城县属河北省直辖。这一时期,随时代的变革,新城县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经历了深刻的变化,传统的农业经济逐渐向近代工商业转型,新思想、新文化也在这里传播开来。
抗日战争时期,市境先后属冀中区四专区、五专区、十专区。在那段艰苦卓绝的岁月里,高碑店人民同仇敌忾、浴血奋战,为抗击日本侵略者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和贡献,涌现出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和英雄人物,他们的英勇精神成为了高碑店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激励着后人不断前行。
1948 年 10 月,新城县解放,成立人民政府,从此翻开了历史的新篇章。1949 年 8 月,河北省人民政府成立后,新城县归保定专区管辖,在新中国的建设浪潮中,热情参加国家的各项建设,为社会主义事业贡献力量。
1958 年 10 月,新城县、雄县、涿县、涞水县东部地区合并,称涿县,县人民委员会驻地高碑店。这次行政区划的调整,旨在整合资源,促进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在某些特定的程度上推动了当地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
1961 年 12 月,恢复新城县。1966 年至 1969 年,县人民政府迁至今新城镇。1969 年 11 月,县政府复迁至高碑店。频繁的行政驻地变迁,反映了当时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复杂背景和不同阶段的需求。
1993 年 4 月 9 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新城县,建立高碑店市,辖区不变,隶属保定地区。1994 年,保定地区和保定市合并建立新的保定市,辖高碑店市至今。高碑店市的成立,标志着这座城市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在经济、文化、社会等所有的领域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逐渐发展成为一座充满了许多活力和魅力的现代化城市。
高碑店市位于华北平原北部的海河平原西部,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徐缓倾斜 ,平均坡降比为 0.6‰,西北最高处海拔为 39.4 米,东西坡降为 1/1500~1700 之间,南北坡降在 1/3000~3600 之间,构成了地势平坦的平原地貌,广袤的平原为农业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放眼望去,田野一望无际,稻麦飘香,孕育着无尽的生机与希望。
境内河流属海河流域大清河北支水系,水系发达,河网纵横交错。白沟河在市境中部纵贯南北,宛如一条灵动的丝带,将高碑店市域分成河东、河西两部分 ,它不仅是重要的地理分界线,更是高碑店市的母亲河,见证了这座城市的历史变迁与发展。南拒马河沿西南边境流过,两河均属大清河系骨干行洪河道,在雨季承担着重要的行洪任务,保障着周边地区的安全。白沟河西属于兰沟河排水系统,包括紫泉河、仓尚河、兰沟河、斗门河、运粮河等,这些河流均为季节性排沥河道,除运粮河外,均汇集至兰沟河,经穿拒倒虹吸进入白洋淀 。它们在雨季时汇聚水流,及时排除内涝,保护着农田和村庄;而在旱季,又为周边的ECO提供着必要的水源补给。白沟河东属雄固霸排水系统,经中亭河入东淀,包括东排干、西排干、崔家沟、津涞排干等排沥渠道,共同构成了高碑店市完善的水利体系。
高碑店市地处中纬度欧亚大陆东岸,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变化分明。春季升温快,干燥、多风、少雨,仿佛是大自然的一场苏醒仪式,春风吹过,大地渐渐恢复生机,万物开始萌芽生长;夏季炎热多雨,充沛的降水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了充足的水分,滋养着这片土地上的生灵;秋季天高气爽,是丰收的季节,金黄的麦浪在田野间翻滚,空气中弥漫着收获的喜悦;冬季寒冷少雪,大地仿佛进入了沉睡,银装素裹的世界别有一番宁静与美丽。年平均气温 12.5℃,年平均降水量 509.4 毫米 ,这样的天气特征情况既适合人类居住生活,也为多种农作物的生长提供了适宜的环境。
高碑店作为国家商品粮基地、国家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在农业领域有着深厚的底蕴和坚实的基础。截至目前,全市规模化现代农业园区已达到 21 家,这些园区犹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高碑店的广袤大地上,引领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潮流 。2023 年,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完成 313865 万元,尽管受到一些自然因素的影响比上年下降 1.8%,但依然展现出了强大的韧性。粮食播种面积 76.0 万亩,总产量 28.6 万吨 ,蔬菜播种面积 2.5 万亩,总产量 9.2 万吨,各类农产品丰富多样,不仅满足了本地居民的生活需求,还源源不断地运往周边地区,为保障区域粮食安全和农产品供应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高碑店市积极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产业化经营率达 75.8%,被农业农村部授予 “全国农产品加工示范基地” 称号 。新发地农副产品物流园和肖官营镇冀康现代农业园等省级园区,以及河北新发地农副产品有限公司等省级农业产业化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在农业产业链的延伸和农产品附加值的提升方面发挥着及其重要的作用,带动了当地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农民收入的稳步增长。
工业是高碑店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汽车制造、机械制造、饮品食品、建筑建材、箱包加工等五大支柱产业蓬勃发展,在区域经济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长城、娃哈哈、康师傅、白象等多家国内有名的公司在此设立公司,为高碑店市的工业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和先进的技术与管理经验。在汽车制造领域,高碑店市已成为全国重要的皮卡车生产基地,众多汽车制造企业不断加大研发投入,提升产品的质量和技术上的含金量,产品不仅畅销国内市场,还远销海外;机械制造产业也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形态趋势,生产的各类机械设备大范围的应用于工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等多个领域,为其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近年来,新能源、新型建材等战略性新兴起的产业在高碑店市迅猛发展,成为拉动经济稳步的增长的新生力量 。在新能源领域,一些企业专注于太阳能、风能等可再次生产的能源的开发与利用,积极探索新能源技术的创新应用,推动能源结构的优化升级;新型建材产业则以绿色、环保、节能为发展趋势,高碑店市的一些企业成功研发并生产出一系列新型建筑材料,如石墨烯聚苯乙烯颗粒制作的节能建材,具有隔热保温能力高、抗菌性能好、力学强度大、阻燃性强等诸多优势,在建筑市场上备受青睐。这些战略性新兴起的产业的加快速度进行发展,不仅为高碑店市的经济稳步的增长开辟了新的路径,也为产业体系的优化升级和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23 年,全部工业增加值 658662 万元,比上年增长 3.4%,规模以上工业中,金属制作的产品业产值增长 20.1%,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 28.3%,汽车制造业增长 21.9% ,食品制造业增长 5.5%,工业经济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形态趋势和强劲的增长动力。
高碑店市的服务业发展形态趋势良好,呈现出蓬勃繁荣的景象。商贸流通业十分发达,市内商场数量在保北各县市中位居首位,拥有保北地区最大的列车货场,凭借便捷的交通网络和优越的地理位置,这里成为了涞水、易县、定兴等周边县市群众出行中转地和保北农副产品的批发集散中心 ,各类商品在这里汇聚、流通,交易十分活跃,为区域经济的繁荣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2023 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961139 万元,比上年增长 10.8%,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实现零售额 848083 万元,增长 10.9%;乡村实现零售额 113056 万元,增长 9.8% ,消费市场的持续升温,充分彰显了高碑店市商贸流通业的强大活力和发展潜力。
旅游业也是高碑店市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高碑店市积极整合优势资源,依托特色农业、特色产业,全力发展 “旅游 +” 新业态,推动农文旅深层次地融合,促进群众增收。德林庄村借助 “三面环林、一面环水” 的绿色环境,打造了集 “食、游、学” 于一体的露营基地 —— 德林营地,该营地占地 120 亩,设有亲子游乐、动物乐园、夜市经济、科普研学等功能区域,满足了群众多元休闲需求,成为了周边市民周末休闲度假的热门选择;北库小镇省级旅游购物街区,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丰富多样的商业业态,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购物、休闲、娱乐,成为了高碑店市的一张亮丽名片 。2023 年 “五一” 假期,该市推出了登山基地特色电音节、智图农业休闲采摘、郦道元故里庙会、方官镇铁锅节文化节、梁家营镇非遗豆腐丝制作体验等 10 余种不同业态的旅游项目,累计接待游客 30 余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约 3200 万元 ,旅游经济的加快速度进行发展,不仅丰富了市民的文化生活,也为当地经济稳步的增长做出了积极贡献。
高碑店市历史遗迹众多,承载着这座城市深厚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底蕴。其中,开善寺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俗称 “大佛寺”,位于高碑店市旧城址的东北角,散发着独特的历史韵味。据传说,开善寺始建于唐代,原建筑大多在战火中损毁,现今保存的建筑多为辽代重修。其建筑风格独特,融合了唐代的雄浑大气与辽代的精巧细致。现存的建筑包括大殿、天王殿、金刚殿等,大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单檐庑殿顶,斗拱用材硕大古朴,做工细致,其拱形制与现存辽构接近,如华严薄伽教藏殿、独乐寺山门等 。殿内采用了辽金时期常见的 “减柱造” 和移柱法,减少和移动柱子,打破传统地盘格局,使室内空间更加开阔。佛像雕塑相传为吴道子手塑,虽历经岁月沧桑,但依然栩栩如生,其精湛的工艺令人叹为观止,仿佛在诉说着往昔的辉煌。开善寺不仅是一座宗教建筑,更是一部生动的历史教科书,见证了高碑店市千年的历史变迁,吸引着众多游客和学者前来参观、研究,感受其独特的历史文化魅力。
栗各庄汉代遗址同样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它位于高碑店镇栗各庄村南,二砖厂西侧,占地面积达 70000 平方米 。在这里出土的文物丰富多样,灰陶瓮、加砂红陶釜、大型板瓦、异型砖等,这些文物见证了汉代的制陶工艺和建筑风格。带 “大富” 戳记的灰陶大瓮和铁箭镞、三鸟朝凤铜熏炉盖等,更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和文化特色。此外,遗址中还发现了一口古井及几处灰炕、灰土和红烧土,以及距古井不远的小型瓦窑,窑内尚有部分板瓦,这些遗迹为研究汉代的居住环境、生活方式和手工业发展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从遗址向北一直延伸至栗各庄村头,地面上都能看到汉代及稍晚一点的砖瓦碎片,仿佛在向人们展示着这片土地曾经的繁荣与昌盛。据记载,栗各庄原名郦哥庄,传为郦道元之故里,20 世纪 50 年代曾出土一方 “永宁侯” 铜印,被认为是郦家故物 ,这更为栗各庄汉代遗址增添了一抹神秘的历史色彩。
高碑店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多彩,是当地人民智慧和创造力的结晶,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记忆。南虎南乐会是保定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属于冀中笙管乐体系,其演奏风格多元,曲调悠扬婉转,悦耳动听 。相传,公元 1322 年元英宗南巡时,卫队虎贲军护驾驻扎于南虎贲驿村,皇家乐队也一同随驾,村里的聪慧好学之人得到了皇家乐队的点拨指教,乐曲便在这里生根发芽。后来村里有人在开善寺出家为和尚,将乐谱带入寺内。元朝末年,因战乱村里乐曲一度失传,直到清朝末年开善寺僧人海波、化亮将先人遗留的乐谱抄录并传给了温家屯村,后又辗转传回南虎贲驿村 。经过历代传承,古谱最终传到了刘玉琢的手中,而后他又和几位老艺人重新成立了今天的南乐会。南虎南乐会演奏曲目风格多样,既有哀怨悲凉的传统曲目,也有欢快热闹的小调、歌曲,在红喜白丧等活动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成为当地民俗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今,为了弘扬传统文化,让南乐会得到更好的传承,乐社开展了《南虎贲驿南乐会乐手培养计划》,让传统文化走进校园,激发青少年对这一古老艺术的兴趣和热爱。
闫各庄吵子会也是保定市级非遗项目,雅名叫献音会,“吵子” 是庙宇大钟的象征,吵子会是献音会的俗称 。此会供奉的是电母,电母位列道教神谱之内。吵子会的主要道具包括大钹、大铙、海笛、单皮鼓、小镲等,舞蹈动作主要来源于少林武术和大秧歌,充满了浓郁的民间特色。其源头甚古,据老艺人讲,是祖辈相传至今。吵子会一年只出 3 次,分别在正月十五、四月二十八、七月十五 。会由 13 人组成,乐器有号锣、大钹、大铙、唢呐、大鼓等。耍钹人耍钹姿式整齐一致,声音粗犷宏亮浑厚,再加上大鼓的配合,声势浩大,震人心弦。吵子会有固定成员,统一着装,是有纪律、有组织的民间乐队,他们用独特的表演形式,传承和弘扬着这一古老的民间艺术,为乡村文化生活增添了独特的色彩。
石辛庄民间古典音乐会同样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被列为保定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民国时期,它被称作音乐善会,之前也曾称为音乐弘阳会。音乐会主要乐器有管子、笙、笛、云锣及鼓、铙、钵等响器,演奏的乐曲风格古朴典雅,具有浓厚的历史文化渊源。每年正月十五、三月初一为重要活动期,旨在祈福纳祥,表达了当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石辛庄民间古典音乐会不仅是一种音乐表演形式,更是当地民俗文化的重要载体,承载着村民们的情感和记忆,在传承过程中,不断丰富和发展,成为了高碑店市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撞河村上四调是一个比较古老的小剧种,流传于高碑店市撞河村一带,已被列入保定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其唱腔质朴、曲风独特、调式多样,唱腔有三腔、五腔、八腔等,柔和委婉、优雅动听,调式有悲调、平调、老调、尖调、反调各四种 。唱词每句均为七字或九字,曲调前后句重复,在当地有 “九腔十八调” 之称。上四调的剧目主要以唐宋年间的历史故事为题材,清末张德元、杨玉生等人创作改编的《无底洞》《武松怒杀西门庆》等成为上四调具有代表意义的传统剧目,把故事融入戏曲,使民间传说更富传奇色彩,戏曲文化更加绚丽多彩。在撞河村,上四调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村里百分之八九十以上的村民都会唱上几句,一年一度晒行头的传统习惯已经传承了几百年,在 400 多年的口口传唱中,上四调已经成为村里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大义店冰雹会则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独特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 。大义店村位于高碑店市东南,在漫长的农耕社会,这里及周边地区经常遭受雹灾侵袭,人们出于对自然现象的敬畏,为了驱雹祛灾而建立了冰雹会 。大义店村建村于明朝之初,迄今 600 余年历史,冰雹会在建村后不久创办,其历史不少于 600 年,于清朝初年受道家传授,形成礼仪周全的民间活动,至今有 300 余年历史 。最初,冰雹会的仪式是在每年的立夏这一天,抬着黑鱼和猪头去烧香上供,供奉祭祀之后,将黑鱼和猪头埋在地里。康熙年间,张天师进京面圣,来到大义店,提议将办会的时间改在正月十五元宵节,并开列诸神的名号,传授了祭祀的仪式。此后,在冰雹会的发展演变中,祈求内容不断丰富,不仅有驱赶冰雹,还增添了免灾增福、延年益寿、家庭美满、万事如意等吉祥内容 。冰雹会为路灯会、十幡会核心,全部祭神活动分为悬神、请神、拜神、送神四大部分,活动时间为正月十三、十四、十五、十六这四天,期间搭棚祭神,典雅古朴,张灯结彩,喜气洋洋,村民们家家接亲待客,热闹非凡。冰雹会音乐会实际包括三个组成部分,分别是冰雹会、路灯会、十幡会。冰雹会有十个曲目组成,如《黄河上》《漫流海》《滚绣球》等,来回演奏故称 “十幡”,配上优美的表演动作和技巧,让人赏心悦目。路灯会重点负责元宵节的挂灯,十幡会则是一个庞大的乐队,共 80 人,有 12 杆大旗,镲 21 副,鼓 5 张,此外铛子、唢呐、管子、铙、钹、笙、笛、二胡等乐器样样俱全 。大义店冰雹会的打击乐有较复杂的镲舞和开道锣,这在河北省内属于独有,音乐曲目也十分独特,当今已属罕见 。它不仅是一种民间信仰和祭祀活动,更是当地传统文化的重要体现,反映了人们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传承过程中,凝聚着村民们的情感和精神力量,成为了维系乡村社会的重要文化纽带。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高碑店市的未来充满了无限的可能。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背景下,凭借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坚实的发展基础,高碑店市正蓄势待发,向着更高的目标迈进。
在产业升级方面,高碑店市将继续深化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推动汽车制造、机械制造等传统产业向智能化、高端化、绿色化方向发展。同时,大力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如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增强产业竞争力。加强与京津地区的产业对接与合作,积极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产业转移,打造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产业新高地。
城市建设也将迎来新的发展阶段。高碑店市将进一步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加强交通、能源、水利等领域的建设,提升城市的承载能力和运行效率。推进城市更新行动,改善城市人居环境,打造宜居宜业的现代化城市。加强城市规划和管理,注重城市文化特色的塑造,提升城市的品质和形象。
文化传承与创新将成为高碑店市未来发展的重要内容。高碑店市将加大对历史背景和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力度,传承和弘扬优秀民间传统文化,让古老的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同时,积极推动文化创新,发展文化产业,培育文化新业态,打造具有高碑店特色的文化品牌,提升城市的文化软实力。
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高碑店市将坚定不移地走绿色发展之路,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加大对大气、水、土壤等污染的治理力度,加强生态修复和保护,提高ECO的质量和稳定能力。积极推广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倡导绿色出行、绿色消费,让绿色成为高碑店市发展的鲜明底色。
教育、医疗、就业等民生领域也将持续改善。高碑店市将加大对教育的投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高教育质量,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加强医疗卫生体系建设,提升医疗服务水平,为人民群众提供更优质、便捷的医疗服务。积极促进就业创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幸福感。
未来,高碑店市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加创新的思维、更加务实的举措,积极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大局,努力实现经济社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向着建设 “经济强市、品质高碑店” 的目标奋勇前进,书写更加辉煌的发展篇章。
应该合并定兴县城涞水县城,现在发展的已经和定兴县城紧密相连,和涞水相聚6公里,太近了,升级为地级市[灵光一闪]
热爱实时知识 从不同的角度诉说 看尽天下事 讲出百样花 关注我,每天分享不一样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