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融合创新 引领新型工业化
发表时间: 2025-01-04 11:14:04 作者: 华体育app官网登录
工业是经济发展的压舱石。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快速推进新型工业化等作出明确要求,要培育壮大先进制造业集群,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建设一批行业共性技术平台;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动科学技术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作为工业强市,青岛拥有雄厚的工业基础和完整的产业体系。推进新型工业化,既是青岛经济发展的内在需求,也是响应国家发展的策略的外在要求。
近年来,青岛快速推进产业升级,推促科学技术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层次地融合,加速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和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制造业规模全国领先。拥有7家灯塔工厂,与苏州并列全国城市第一;累计培育国家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示范工厂揭榜单位13个,数量居计划单列市首位;入选首批国家制造业新型技术改造城市试点;建有6个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拥有4个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
制造业是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核心。锻造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产业体系是新型工业化的前提和战略支撑。青岛以24条产业链为重点,打好“强基、韧链、优企、提效”组合拳,也涌现了大批代表性企业。
在《工赋青岛》2024第六期的节目现场,青岛海湾化学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高自建带来了聚氯乙烯、聚苯乙烯等等原料,并向大家详细的介绍了这些原料的性能和用途。
作为绿色高端美丽化工的引领者,海湾化学的乙烯法聚氯乙烯产能位居国内第一,并成功实现了对国外高端品牌的替代,生产的聚苯乙烯产品也与海尔、国恩等知名家电企业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目前在TV级扩散板中已得到广泛应用。
近年来,海湾化学持续不停地改进革新,针对技术细节做了大量改进升级,仅配有工艺流程图(PID)的技改技措就1300多项。
以“鱼眼”的攻坚突破为例:PVC在拉膜制片过程中,易产生一些凹凸的小点儿,行业内叫做“鱼眼”,是衡量PVC产品好坏的一个重要指标。目前,世界顶尖的PVC生产商,在规定面积内鱼眼数量能做到10个左右,而海湾化学能做到5-6个,在品质上实现了从追赶到领跑的跨越。
华天软件则三十多年来一直专注工业软件领域,也是国内极少数拥有完整工业软件产品线年发布的完全自主的皇冠CAD不仅在核心技术上实现突破,云架构的模式创新也在国内外属于领先。
上世纪80年代,华天软件创始人杨超英看到国内的研发还在手绘图纸,而国外慢慢的开始用计算机设计。这一巨大差异,让他坚定了“研发一套中国工程师也用得起的三维CAD系统,摆脱对国外图形工作站和国外软件的依赖”的初心。
现在,华天软件的平台已经帮助3000多家中国制造企业提高研发和生产运营效率、降低公司运营成本,帮助600多万中国工程师提升设计效率和质量。
山东山大华天软件有限公司执行总裁李建勋:“华天软件的目标不能仅仅定位在解决80%的工业场景,而要解决20%的最难问题,应对标百万、千万的装配量级,啃下最难的‘硬骨头’。”
啤酒饮料行业是青岛优势产业。作为链主企业,青岛啤酒从始至终坚持科学技术创新,建立了“啤酒生物发酵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聚焦菌种研究、风味调控、产品创新等领域,突破行业关键共性技术难题,从而推动产业升级。
在菌种高效选育技术和产业化应用上,青岛啤酒首次破解了中国工业拉格酵母生物学信息,阐明了工业适配性机制、构建了精准高效的菌种选育技术,大幅度缩短生产工厂扩培时间,达到国际领跑水平。
这一切都从源头上确保了产品的高品质,同时推动了青岛啤酒的产品创新速度。近年来,青岛啤酒新产品的上市数量、出售的收益和市场占有率均居行业首位。就在今年,青岛啤酒再次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也成为行业唯一四次获得国奖的企业。
青岛啤酒科研开发中心副主任邢磊:“接下来,青岛啤酒投资6亿元建设的新研发创新基地也即将启用,投入到正常的使用中后,将成为国际一流的啤酒酿造技术探讨研究、学术交流、人才教育培训、消费者体验基地。”
以创新平台建设为支撑,以技术创新重点项目为抓手,在虚拟现实产业和海洋产业,青岛的产业科学技术创新能力也在不断跃升。就在前不久的2024国际虚拟现实创新大会上,国家虚拟现实创新中心(青岛)检测平台和中试平台的启用仪式成功举行。
在检测能力方面,国创中心围绕虚拟现实整机和零组件的检测,建设了8个领域的检测实验室,同时布局检测资质获取和行业高标准建设,力争打造全球首个全产业链的综合检测平台。在中试能力方面,国创中心中试设备的自研率可达到100%,虚拟现实VR、AR、MR等各类头显设备的产能峰值达到每年15万台。
海检集团则是以五个国家级平台、九个国内领先水平的实验室为基础,以及正在建设的青岛海上综合试验场,逐步搭建起代表国内最高水平的的海洋设备质量技术创新服务平台。依托已有资源,平台可提供从研发、设计到制造、运维、废弃等全生命周期的“一站式、一体化”质量技术服务。
目前,青岛海试场正在全力建设中,项目以构建全国首个“测量准确性”为支撑的海上试验系统为目标,分两期建设,其中一期计划明年上半年陆域部分基本具备进场条件,年底建成。
新型工业化是以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工业化,而实体经济的核心就在于制造业,青岛也在着力打造智造强市。如何助推“智造强市”建设,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
山东大学可持续制造研究中心教授王黎明围绕产品信息化、制造自动化、决策智能化等方面提出了三点建议。一是要鼓励企业大量采用自动化技术,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二是要采用智能化的手段推进制造的服务化,满足个性化的市场需求,提升价值链;三是要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先进制造业的融合,创新生产模式、管理模式甚至商业模式,进而打造高质、高效、绿色化、可持续发展的产业链。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陈晓东认为,产业创新最重要的是要协调好“教育、科技和人才”三者的关系问题。如何通过科技创新获得强劲的发展动力、如何通过科技创新获得未来的发展前景、如何通过科技创新来实现产业链的安全,无论是对于企业来说,对于地方来说,还是对于国家来说,都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
近年来,青岛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市产业科技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明显增强,工业贡献了全社会研发投入的六成以上,国家级的制造业创新中心、制造业单项冠军、技术创新示范企业等培育建设均居同类城市前列。
今年,青岛有7家企业上榜中国企业500强,21家企业上榜山东企业100强。全市累计创建国家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17家、制造业单项冠军39家、工业设计中心10家,“国信1号”“深海一号”“海葵一号”等一批“大国重器”从青岛走向全国。
创新平台建设方面,高端智能家电、虚拟现实2个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在青创建,拥有船舶海工、工业互联网、海洋生物医药、超高清视频、智慧云脑5个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先进高分子及复合材料等10个省级培育创新中心,累计突破行业共性关键技术50多项,遴选发布青岛市创新产品800余项。集聚全国重点实验室12家、省重点实验室71家、市重点实验室279家。
不久前,《青岛市制造业创新能力提升行动计划(2024-2027年)》出台。到2027年,青岛市制造业“3+2”创新生态将进一步优化,制造业创新体系、技术体系、网络体系基本形成,重点领域创新发展能力、创新要素服务保障能力显著提升,争创以科学技术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为引领的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区。
将科学技术创新深深根植在产业发展的沃土之中,青岛正一手抓有基础有优势的科技攻关,一手抓产业转型升级,推动科学技术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力争为中国新型工业化的发展提供“青岛样板”。